产品规格: | 不限 |
所属行业: | 医疗器械 |
包装说明: | 无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面议 |
![]() ![]() ![]() |
日本原装进口ECG-2360十二道心电图机
心电输入:12导联同步采集,10电极
输入保护:标配导联线内附除颤保护电路
采 样 率:8000 Hz/8Ch
输入阻抗:≥50MΩ
耐极化电压:≥±550mV
★共模抑制比:≥105dB
⑴导联开关置"0"位时有干扰
教 育网收集整理
首先,判断干扰是50?Hz还是低频。如果是50?Hz干扰一般为导联输入部分有断线、脱焊现象,即导联线断线;导联开关到放大板的输入线插头座断脚、脱焊或接线断。如果表现为低频干扰,则首先检查电刷上刷毛是否齐整;是否与不该接触处有电气接触,然后,再检查电机线圈是否有断线。
⑵工作时有干扰
导联线断、隐断或漏电均可引起干扰。但一般因导联线断,引起的干扰表现为只有在相关导联状态时才会引入干扰。简单也的办法是更换导联线,但如果有修复价值的从断处或漏电处剪开后,再重新焊接。导联开关接触不良、接线断线、脱焊等均会引入干扰。记录器或热笔线圈与机壳接触也可能引入干扰。
⑶其他干扰
电源纹波过大、滤波电容损坏,内部应该接地处未接好,内部走线不合理或屏蔽不良等都可引入干扰。
折叠3基线漂移
导联开关在"0"位时,记录器描绘的基线不水平而有缓慢上升或下降,即为基线漂移。
排除方法:用酒精擦拭放大板上各插头、插座,以防有漏电现象。待完全干燥后,观察基线漂移是否仍然过大。随后检查前置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之间耦合电容是否漏电。然后,再检查封闭继电器电路。用线路分割法,断开封闭继电器电路,如漂移达到标准要求,则故障为封闭继电器损坏或漏电,应更换。后,检查场效应管。先用替代法,以同型号场效应管分别替换前级场效应管。如故障消除则前级中某一只场效应管(或两只)输入电阻不稳,应更换。
但必须用两只各项参数均比较接近的场效应管将原来两只都换下,否则,若场效应管不对称,对心电图机其他指标将有很大影响。如漂移仍然过大。一般为后级场效应管某只输入电阻不稳定,同法替换即可。
折叠4阻尼不正
⑴描1mV定标电压波形时,波形无上冲且有圆角即为阻尼过大。排除方法:调整阻尼调节电位器使阻尼适中。
⑵描1mV定标电压波形时波形上冲过大,即为阻尼过小。排除方法:
调整阻尼调节电位器使阻尼适中。若阻尼过小且不可调整时,先检查阻尼调节电位器是否脱焊,损坏或接触不良。如果损坏则应予更换。如未损坏,则故障为记录失磁造成,应更换记录器或重新上磁。
⑶如果阻尼不均匀,一般为热笔放置不平,热笔定位夹与导轨间有较大间隙,调整时,予以调整。
心电图机是比较精密的仪器,使用时应避开潮湿、震动、强电场、磁场等场所,心电图室应尽量远离室、理疗室、电梯等以减少和避免干扰。
由于心电图机诊断技术成熟、可靠、操作简便,价格适中,对病人无损伤等优点,已成为各级中普及的电子仪器之一。
频率响应
人体心电波形并不是单一频率的,而是可以分解成不同频率、不同比例的正弦波成分,也就是说心电信号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若心电图机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相同的增益,则描记出来的波形就不会失真。但是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放大能力并不一定完全一样的。心电图机输入相同幅值、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其输出信号幅度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频率响应特性。心电图机的频率响应特性主要取决于放大器和记录器的频率响应特性。频率响应越宽越好,一般心电图机的放大器比较容易满足要求,而记录器是决定频率响应的主要因素。一般要求在0.05~150Hz(-3dB)。
绝缘性
为了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心电图机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绝缘性常用电源对机壳的电阻来表示,有时也用机壳的漏电流表示。一般要求电源对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或漏电流应小于100μA。为此,心电图机通常采用“浮地技术”。
安全性
心电图机是与人体直接连接的电子设备,必须十分注意其对人体的安全性。从安全方面考虑,心电图机可分属三型:B型、BF型和CF型(详见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793-2000 [2] )。根据国际电工技术会(IEC)通则中规定: 电器设备与患者直接连接部分叫"应用部分"。为了进一步保证患者安全,电器设备的应用部分往往也加有隔离措施。
根据应用部分的隔离程度,电器设备分为B、BF、和CF型。
B型: 应用部分没有隔离。
BF型: 应用部分浮地隔离,可用于体外和体内,但不能直接用于心脏。
CF型: 应用浮地隔离,对电击有高度防护,可直接用于心脏。
ME(电子学或工程学)是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是近年来常见的缩略语。然而,早在这个短语尚未出现的1945年,日本光电创始人就已开启电子领域的工作。
小鸟肌肉组织是日本光电公司成立的动力。日本光电公司的创始人,已故的荻野义夫博士,在电气工程研究的时候,有他偶然看到小鸟肌肉组织的实验,震惊于生物学的奇迹,他说“测量活体的一部分需要数百倍的灵敏度,至少要比日本的电气工程研制的设备多出两个小数点。”
他惊叹道:能否将更高层次的工程学应用到生物学的精妙之处和对人体的研究上,和工程学相结合,或许甚至可以拯救人类的生命。有了这个强大的灵感,他学习,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日本光电公司。
“疾病是追赶和国界的,我们将无怨无悔地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这一目标”,日本光电公司带着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生产了一批的电子仪器。随着的发展,日本光电公司的产品扩展到了诸多领域,然而,初的理念始终不渝,它仍然激励着公司的。日本光电公司基于60余年工程的经验和对电子技术的不断钻研,将继续为世界作贡献。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