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不限 |
所属行业: | 医疗器械 |
包装说明: | 无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面议 |
![]() ![]() ![]() |
日本伊藤超小型低频电流治疗仪AT-MINI
保持身体状态,是运动员能够保持佳运动状态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事情。基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己照顾自己身体的“全天后自我保护”的理念,伊藤开发出了这款便携式低频电流产品。
特征
具有2通道输出,可以进行更有效的
2通道输出可提高治果,有效地对损伤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起作用。长期支持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前后的身体状况调节。
超轻、超小型设计,随时随地的自我。
机身重量仅为60g(包括充电电池),尺寸也极小。不仅是更衣室和家里,在运动场和赛点移动中,睡觉的时候也可以随意使用。
配备适合肌肉回复的MCR(微电流)。
MCR是微电流(微电流=微弱电流)。通过将与人体存在的电流相类似的微电流通过体内传递,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促进损伤部的。因为这是一种几乎没有感觉的微弱电流,所以不会兴奋肌肉,有助于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可以连续使用12小时。锂电池可连续使用长达12小时。这么小的身材,耐力也是的!
三种模式。
操作方法很简单。只需选择“MODE”和“LEVEL”即可开始。
COMB<止痛+>全部护理
对于完成训练的所有运动员来说,这是一种将疼痛缓解和相结合的护理模式。
CARE<>休息时间护理
在和休息的时候,也会促进肌肉和组织的,以受伤的肌肉和组织。
PAIN<镇痛>训练时间护理
在训练中,对在现场发生的和肌肉关节疼痛等突然的意外非常有效。
产品规格
额定电源本体:直流3.7 V / 770 mAh(锂离子充电电池)
充电器:AC 100 V 50/60 Hz
额定功耗:0.12 VA
输出电流大值:340μA±20%(有效值)
输出电压:250 mV±20%(峰值电压值,500Ω负载)
输出频率:0.2 Hz,200 Hz,400 Hz(占空比50%)
定时器:长达12小时(固定为每个程序)
类型和防触电等级:内部电源,BF型
尺寸:(W)45×(D)17×(H)70(mm)
重量:约60克(含可充电电池)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变的。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小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作用,抑制并起到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超声技术在方面的特已得到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利用超声技术在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并把超声拓展到中医科、、、内科、、科、、妇等,在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果。
日本伊藤温热磁场振动治疗仪HM101 HM204 HM202
超声波的声场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空间范围 即介质受到超声振动能作用的区域叫超声声场。超声因其频率高,具有类似光线的束射特性,在接近声头的一段为几乎平行的射束,称之为近场区。其后射束开始扩散,称之为远场区。由于超声场的这种特性,为克服能量分布的不均,在时声头应在部位缓慢地移动。
超声声场
描写超声声场的主要物理量有声压和声强。
1.声压: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即声压。代表超声波的强度。声压与超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成正比,与声阻成反比。
2. 声强:为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即在每秒内垂直通过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声能。常用测量单位是瓦特/厘米2(W/cm2)。常用剂量为3W/cm2以下。
超声波的发生
产生超声波有各种方法,主要用压电式超声发生器,它是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具有压电效应性质的晶体受到压缩或伸拉时在其受力面上就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2] 。
超声波的生物物理特征
机械作用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微细作用。微细作用是超声波疾病的基本的机制。这种对细胞的微细作用可以改变组织细胞的体积,减轻肿胀,改变膜的通透性,促进代谢物质的交换,改变细胞的功能,提高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所以某些局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溃疡效果良好。有人观察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下,脊髓反射幅度降低,反射的传递受抑制,组织的生物电活性降低,因而超声波有明显镇痛作用。超声的机械作用还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用于、粘连及硬皮症等。
可见,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系统及细胞功能,因此有重要的意义,在超声机理上占重要地位。
温热作用
超声波作用于机体时可产生热,超声波在机体内热的形成,主要是组织吸收声能的结果。其产热有以下特点:
1.由于人体各组织对声能的吸收量各有差异,因而产热也不同。一般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量显著,脂肪与血液为少。如在超声波5W/cm2,1.5分钟作用时,温度上升在肌肉为1.1℃,在骨质则为5.9℃。
2.超声波热作用的特之处是除普便吸收之外,还可选择性加热,主要是在两种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生热较多,特别是在骨膜上可产生局部高热。这在关节、韧带等运动创伤的上有很大意义。所以超声波的热作用(不均匀加热)与高频是及其他物理因子所具有的弥漫性热作用(均匀性加热)是不同的。
3.超声波产生的热将有79-82%由血液循环带走,18-21%由邻近组织的热传导散布,因此当超声波作用于缺少血循环的组织时,如眼的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则应十分注意产生过热,以免发生损害 [3] 。
空化作用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