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不限 |
所属行业: | 医疗器械 |
包装说明: | 无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面议 |
![]() ![]() ![]() |
美敦力菲康心肺复苏机LUCAS™2
业界一款不依赖气源可以立使用的心肺复苏机,满足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救护要求。
lucas2
患者参数:适合使用设备的成年患者:胸骨高度为170 ~303mm,胸宽449 mm(使用 lucas 不受患者体重限制)
按压深度(标准患者)胸骨高度超过185mm的患者:53 ±2 mm;胸骨高度低于185mm的较小患者:40 ~ 53 mm
按压频率 每分钟按压 102 ±2 次
按压工作循环 50 ± 5%
按压模式(操作人员可选) 30:2 (按压 30 次,然后有 3 秒钟的通气暂停)
连续按压
组装时尺寸(高ⅹ宽ⅹ深) 57 cm x 52 cm x 24 cm
内装设备的便携包尺寸(高ⅹ宽ⅹ深) 65 cm×33 cm×25 cm
操作温度 0℃~40℃,可在-20℃或60℃工作1小时
储藏环境 -20至70摄氏度
相对湿度 5~98%,非冷凝情况
ip 分类 (iec60529) ip 43
工作输入电压 12-24 v dc
电池类型 可充电锂离子聚合物(lipo)
电池容量 3300mah(常规值),86wh
电池电压 25.9v
初次电池运行时间(标准患者) 45min
放射线可穿透机身绝大部分,适应导管室等影像科使用要求。
详细资料
美敦力菲康心肺复苏机lucas2是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欧洲复苏会erc指南中的有效、一致与连续的胸外按压方法,可为医护人员的救援提供帮助。
心肺复苏机发展历程
机械式CPR的发展主要分为手动式和自动式两大类。这里主要针对自动式心肺复苏设备展开回顾。
代机械式CPR
代机械式CPR主要以模拟徒手CPR原理发展而来,可实现连续不间断的按压,以美国密歇根公司的萨勃心肺复苏机Thumper为代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
这种方式很好的改善了徒手CPR容易疲劳、中断按压的情况,但在整体的动物实验和研究发现其对心和脑的灌注血流量的改善没有显著表现。
之后Lund大学推出的LUCAS心脏系统对点式按压进行了深化,对按压头进行了改良,采用了吸盘式按压头,它在按压胸腔的同时可以向上拉升胸廓,使得其充分回弹,在减压其给予胸廓向上力量使得胸腔内产生一个较大的负压,从而促进血流回流到心脏。
折叠第二代机械式CPR
第二代第二代机械式CPR突破了单调按压的方式,采用全胸腔覆盖,使得按压力在胸腔上部均匀负荷分布,主要以美国ZOLL公司的AutoPulse 自动心肺复苏系统为代表。其工作原理
2006年在JAMA上发表的一份关于该设备的大规模研究报告,一项关于弗吉尼亚Richmond市EMS人员的非随机历史性对照队列研究中,共有499名患者接受手动CPR和284名患者使用AutoPulse,研究表明使用AutoPulse的患者总体复苏效果比徒手CPR好:自主循环恢复率(前者34.5% vs. 后者20.2%),存活入院率(前者20.9% vs. 后者11.1%),出院存活率(前者9.7% vs. 后者2.9%)。但新版2010年AHA心肺复苏指南又明确指出AutoPulse的应用对于复苏效果的提高没有明显改善,所以对于AutoPulse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折叠第三代机械式CPR
第三代机械式CPR采用了全胸腔包裹式的三维按压方式,在做重点点压的基础上,同时挤压胸腔。美国Weil危重研究院于近期推出了一款名为Weil MCC的小型化心肺复苏机就是对该技术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
这款设备的尚没有更多研究,但从已经开展的对于猪运用Weil MCC的一些研究表明,与徒手CPR相比使用Weil MCC可显著提高心肌和灌状动脉灌注压。在一个与Thumper对照的猪的动物试验中,运用Weil MCC能够:①用一半的按压深度实现同样的灌注效果(CPP),②能够获得更好的复苏后系统表现,③肋骨骨折等并发症比例大幅降低。这款设备的应用值得期待。
自动式机械心肺复苏设备发展Weil MCC小巧便携,将使得移动心肺复苏成为可能。使得现场心肺复苏和贯穿整个生存链的全称心肺复苏成为可能。
步骤二: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是向患者提供空气的有效方法。操作者置于患者前额的手在不移动的情况下,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以免吹入的气体外溢,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嘴并紧贴患者的嘴,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以中等力量,1~1.5秒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入约为800毫升的空气,吹至患者胸廓上升。吹气后操作者即抬头侧离一边,捏鼻的手同时松开,以利于患者呼气。如此以12分/分钟的频率反复进行,直到患者有自主呼吸为止。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步骤三: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形成胸腔内外压差,维持血液循环动力,并将人工呼吸后带有氧气的血液供给脑部及心脏以维持生命。方法如下:
(1)判断患者有无脉搏。操作者跪于患者一侧,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位,另一手以食指和中指尖置于喉结上,然后滑向颈肌(胸锁乳突肌)旁的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如果没有搏动,表示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胸外心脏按压。
步:确定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位置。先找到肋弓下缘,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肋骨下缘向上摸至两侧肋缘于胸骨连接处的切痕迹,以食指和中指放于该切迹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部放于横指旁,再将只手叠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离开胸壁。
第二步:施行按压。操作者前倾上身,双肩位于患者胸部上方正中位置,双臂与患者的胸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4-5厘米,按压和放松的力量和时间必须均匀、有规律,不能猛压、猛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按压处。按压的频率为80-100次/分钟,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率为:单人复苏15:2,双人复苏5:1.。
美敦力心肺复苏机Lucas2
患者参数:适合使用设备的成年患者:胸骨高度为170 ~303mm,胸宽449 mm(使用 lucas 不受患者体重限制)
按压深度(标准患者)胸骨高度超过185mm的患者:53 ±2 mm;胸骨高度低于185mm的较小患者:40 ~ 53 mm
按压频率 每分钟按压 102 ±2 次
按压工作循环 50 ± 5%
按压模式(操作人员可选) 30:2 (按压 30 次,然后有 3 秒钟的通气暂停)
连续按压
组装时尺寸(高ⅹ宽ⅹ深) 57 cm x 52 cm x 24 cm
内装设备的便携包尺寸(高ⅹ宽ⅹ深) 65 cm×33 cm×25 cm
操作温度 0℃~40℃,可在-20℃或60℃工作1小时
储藏环境 -20至70摄氏度
相对湿度 5~98%,非冷凝情况
ip 分类 (iec60529) ip 43
工作输入电压 12-24 v dc
电池类型 可充电锂离子聚合物(lipo)
电池容量 3300mah(常规值),86wh
电池电压 25.9v
初次电池运行时间(标准患者) 45min
1.心肺复苏(CPR)是什么意思?
当一个人因某种原因如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导致心功能和肺功能丧失而处于状态时,人们利用一些急救方法使其恢复心跳和呼吸,促使血液含氧流经各脏器,以挽救患者生命。这种使心、肺功能失而复得的生物学现象就是心肺复苏(英文缩写CPR)。这一技术就是心肺复苏技术或CPR技术。(更加注重对心脏的作用)
2.心肺复苏技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人类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猝死患者使其心肺复苏的经验和方法。经过筛选、研究和总结,于上世纪60年代形成了心肺复苏(CPR)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是在不断实践、补充、修改的基础上日臻完善的。它是和广大医务工作者长期从事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智慧结晶。
多年来,国际的心肺复苏组织美国心脏学会及欧洲复苏协会对心肺复苏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并于2000年和2005年分别制订了《2000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目前为《2010年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使心肺复苏技术上升为具有国际意义的、必须遵循的准则,从此,广大医护人员在抢救猝死患者时,有了更规范的、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美敦力心肺复苏机--胸腔按压系统Lucas2
患者参数:适合使用设备的成年患者:胸骨高度为170 ~303mm,胸宽449 mm(使用 lucas 不受患者体重限制)
按压深度(标准患者)胸骨高度超过185mm的患者:53 ±2 mm;胸骨高度低于185mm的较小患者:40 ~ 53 mm
按压频率 每分钟按压 102 ±2 次
按压工作循环 50 ± 5%
按压模式(操作人员可选) 30:2 (按压 30 次,然后有 3 秒钟的通气暂停)
连续按压
组装时尺寸(高ⅹ宽ⅹ深) 57 cm x 52 cm x 24 cm
内装设备的便携包尺寸(高ⅹ宽ⅹ深) 65 cm×33 cm×25 cm
操作温度 0℃~40℃,可在-20℃或60℃工作1小时
储藏环境 -20至70摄氏度
相对湿度 5~98%,非冷凝情况
ip 分类 (iec60529) ip 43
工作输入电压 12-24 v dc
电池类型 可充电锂离子聚合物(lipo)
电池容量 3300mah(常规值),86wh
电池电压 25.9v
初次电池运行时间(标准患者) 45min
按压深度是如何规定的?
按压深度是指在进行胸外按压时,使患者胸部下陷的深度。此深度过深,容易使胸骨骨折或造成气胸血胸等症,不但救不了人,还会引来其它伤害。按压深度过浅,起不到按压效果。国际指南规定,胸骨下陷4-5cm,《学》中规定胸骨下陷3-4cm。因此XF-5设计为25-50mm连续可调,供抢救不同体型患者时选择。
的按压与送气次数比是什么意思?如何规定的?
按压与呼吸是循环进行的,即按压一定次数后,停下来给患者送一定次数的气,这是一个循环。在一个循环里,按压的次数与送气的次数之比即为按压与呼吸次数比。这一指标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很大。因此,2000国际指南规定为15:2,2005国际指南规定为30:2,并明确规定5:1不再使用。根据这一规定,XF-5选用30:2 ,15:2 , 5:1(为招投标保留)。
的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什么定为1:1?
按压与放松是指胸外按压时,施救人员或复苏机按压头用力向下压使胸部下陷、心脏收缩,然后不再施压或按压头抬起,使胸部突起、心脏舒张,以此代替心脏自主收缩与舒张,达到血液循环的目的,正常人的心脏收缩时间与舒张时间基本一致,而国际指南规定,按压与放松所需时间相等。因此,XF-5将此指标定为1:1。
输氧量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根据《机械通气应用指南》(草案)第二部分 机械通气中:潮气量的设定,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并结合呼吸系统的顺应性、阻力进行调整;《呼吸机的应用》一文中指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L/kg是常用的范围。因此,XF-5的输氧量设计为200mL/次~1200mL/次,供使用者选择。
面罩气路大安全压力10kPa是什么意思?如何保证的?
人的肺脏所能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如果压力过高,就有使肺脏损伤的危险。因此,对输送给肺脏的气体压力必须严格控制。为此,XF-5在呼吸通道上安装了安全释放装置,确保输送给患者的气体压力在10kPa以下的安全范围内。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