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
所属行业: | 仪器仪表 分析仪器 特殊分析仪器 |
包装说明: |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1.99 元/台 |
![]() ![]() ![]() |
自动心肺复苏系统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使用自动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对心肺复苏的效果,评价自动心肺复苏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时分别使用人工心肺复苏和应用自动心肺复苏系统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使用自动心肺复苏系统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人工心肺复苏。结论自动心肺复苏系统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主要在于显著提高灌注血流量,改善了脑和心肌的血液供应,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推广使用。
通常也称作心肺复苏仪,等,是一类以机械代替人力实施人工呼吸(机械通气)和胸外按压等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的设备。可分为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和气动式心肺复苏机2种。此类设备可提供高水平无间断的人工循环和通气支持,并且某些便携可移动式的心肺复苏机可被用于院前急救中,即使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其工作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步骤一:意识判断和打开气道。(1)意识判断:当发现一个到底的患者,首先必须判断其
是否失去知觉。有以下几种方法:喊话并排其肩膀;呼救(请现场的人或附近的人协助抢
救,打120急救电话或通知就近的单位);患者(当患者呈俯卧状态时,应先将
患者双手上举,再将外侧(远离抢救者侧)下肢膝盖弯曲后驾在内侧(靠近抢救者侧)肢体
上,然后一手护着患者的颈部,另一只手置于患者的胸部,小心、平稳、慢慢地将患者转为
仰卧位,并将其双上肢放在躯干两旁;另一个方法是先将患者内侧下肢交叉在外侧肢体上,
再将外侧上肢抬肩伸直靠于头侧,一手绕过患者内侧的上肢托肩,另一手置于患者髋关节
处,将其整个地翻为仰卧位,并将其双上肢放在躯干两旁。)
(2)打开气道: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也松弛,
舌根后坠而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阻塞。在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必须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
畅。
打开气道的方法有:
仰头抬颌法;操作者站或跪在患者一侧,一手置患者前额上稍用力后压,另一手用食指置于
患者下颌下沿处,将颌部向上向前抬起,使患者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再通过看(胸廓有无起伏)、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感觉(面部感觉有无气流呼出)三种方法检查出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无呼吸应该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
按压深度是指在进行胸外按压时,使患者胸部下陷的深度。此深度过深,容易使胸骨骨折或造成气胸血胸等症,不但救不了人,还会引来其它伤害。按压深度过浅,起不到按压效果。国际指南规定,胸骨下陷4-5cm,《学》中规定胸骨下陷3-4cm。因此XF-5设计为25-50mm连续可调,供抢救不同体型患者时选择。
美敦力菲康心肺复苏机LUCAS™2
业界一款不依赖气源可以独立使用的心肺复苏机,满足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救护要求。
lucas2
患者参数:适合使用设备的成年患者:胸骨高度为170 ~303mm,胸宽449 mm(使用 lucas 不受患者体重限制)
按压深度(标准患者)胸骨高度过185mm的患者:53 ±2 mm;胸骨高度低于185mm的较小患者:40 ~ 53 mm
按压频率 每分钟按压 102 ±2 次
按压工作循环 50 ± 5%
按压模式(操作人员可选) 30:2 (按压 30 次,然后有 3 秒钟的通气暂停)
连续按压
组装时尺寸(高ⅹ宽ⅹ深) 57 cm x 52 cm x 24 cm
内装设备的便携包尺寸(高ⅹ宽ⅹ深) 65 cm×33 cm×25 cm
操作温度 0℃~40℃,可在-20℃或60℃工作1小时
储藏环境 -20至70摄氏度
相对湿度 5~98%,非冷凝情况
ip 分类 (iec60529) ip 43
工作输入电压 12-24 v dc
电池类型 可充电锂离子聚合物(lipo)
电池容量 3300mah(常规值),86wh
电池电压 25.9v
初次电池运行时间(标准患者) 45min
放射线可穿透机身绝大部分,适应导管室等影像科使用要求。
详细资料
美敦力菲康心肺复苏机lucas2是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欧洲复苏会erc指南中推荐的有效、一致与连续的胸外按压方法,可为医护人员的救援提供帮助。
心肺复苏机发展历程
机械式CPR的发展主要分为手动式和自动式两大类。这里主要针对自动式心肺复苏设备展开回顾。
代机械式CPR
代机械式CPR主要以模拟徒手CPR原理发展而来,可实现连续不间断的按压,以美国密歇根公司的萨勃心肺复苏机Thumper为代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
这种方式很好的改善了徒手CPR容易疲劳、中断按压的情况,但在整体的动物实验和研究发现其对心和脑的灌注血流量的改善没有显著表现。
之后Lund大学推出的LUCAS心脏系统对点式按压进行了深化,对按压头进行了改良,采用了吸盘式按压头,它在按压胸腔的同时可以向上拉升胸廓,使得其充分回弹,在减压其给予胸廓向上力量使得胸腔内产生一个较大的负压,从而促进血流回流到心脏。
折叠二代机械式CPR
二代二代机械式CPR突破了单调按压的方式,采用全胸腔覆盖,使得按压力在胸腔上部均匀负荷分布,主要以美国ZOLL公司的AutoPulse 自动心肺复苏系统为代表。其工作原理
2006年在JAMA上发表的一份关于该设备的大规模研究报告,一项关于弗吉尼亚Richmond市EMS人员的非随机历史性对照队列研究中,共有499名患者接受手动CPR和284名患者使用AutoPulse,研究表明使用AutoPulse的患者总体复苏效果比徒手CPR好:自主循环恢复率(前者34.5% vs. 后者20.2%),存活入院率(前者20.9% vs. 后者11.1%),出院存活率(前者9.7% vs. 后者2.9%)。但新版2010年AHA心肺复苏指南又明确指出AutoPulse的应用对于复苏效果的提高没有明显改善,所以对于AutoPulse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折叠三代机械式CPR
三代机械式CPR采用了全胸腔包裹式的三维按压方式,在做重点点压的基础上,同时挤压胸腔。美国Weil危重研究院于近期推出了一款名为Weil MCC的小型化心肺复苏机就是对该技术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
这款设备的尚没有更多研究,但从已经开展的对于猪运用Weil MCC的一些研究表明,与徒手CPR相比使用Weil MCC可显著提高心肌和灌状动脉灌注压。在一个与Thumper对照的猪的动物试验中,运用Weil MCC能够:①用一半的按压深度实现同样的灌注效果(CPP),②能够获得更好的复苏后系统表现,③肋骨骨折等并发症比例大幅降低。这款设备的应用值得期待。
自动式机械心肺复苏设备发展Weil MCC小巧便携,将使得移动心肺复苏成为可能。使得现场心肺复苏和贯穿整个生存链的全称心肺复苏成为可能。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