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
所属行业: | 仪器仪表 分析仪器 特殊分析仪器 |
包装说明: |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1.99 元/台 |
![]() ![]() ![]() |
飞利浦新款体外除颤监护仪DFM100
除颤:
直观的控制和清晰的语音提示引导您完成对患者进行除颤的步骤,为基本生命支持提供者提供AED模式。生命支持提供商可以使用SmartSelect旋钮选择选项,快速导航,为患者提供除颤或起搏。
该产品可对、小儿(含婴儿)患者进行半自动体外除颤、手动异步体外除颤、体外同步心脏复律、无创体外起搏,同时也可对患者进行心电、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护。该产品由接受过设备操作培训的合格医务人员及在基础生命支持、心脏支持和除颤方面培训的合格人员在机构和/或EMS环境下使用。该产品必须由医师或遵医嘱使用。半自动体外除颤用于无反应、无呼吸且无脉搏的疑似心脏骤停患者;手动异步体外除颤用于终止患者的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体外同步心脏复律用于终止心房纤维性颤动;体外无创起搏用于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电监护用于测量、显示和记录患者的心电波形和心率,并提供报警;无创血压监护可无创地对上臂周长大于13cm且年龄大于等于3周岁的患者进行动脉血压监护;脉搏血氧饱和度可对进行血氧饱和度和脉率监护;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护可对患者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护并提供呼气频率数值。 该产品不适用于儿患者。
滤波电源•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使用保护性接地插座的交流电源
除颤参数
波形:双相截断指数波
显示屏参数:彩色TFT 显示屏
尺寸:7英寸
分辨率: 800 x 480像素
扫描速度:ECG 和SpO2扫描速度25 mm/s ± 10%;二氧化碳波形扫描速度 6.25 mm/s ± 10%
波形展示时间:6.5 s± 10%
1、除颤监护仪的分类
按电极位置不同除颤器可以分为体内与体外两种,按电极放电时间划分有同步方式和非同步方式。
非同步型除颤器除颤时与患者自身的R波不同步,适用于心室颤动和扑动(因为这时没有振幅足够高、斜率足够大的R波)。放电脉冲的时间由操作者自己决定。
同步型除颤器的除颤脉冲与患者自身的R波同步。一般是利用电子控制电路,用R波控制除颤脉冲的发放,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R波的下降沿,而不会落在易激期,从而避免心室纤颤。可用于除心室颤动和扑动以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进行同步除颤时,心电监护仪上每检测到一个R波,屏幕上都会出现同步标识,充电完成后实施放电时,只有出现R波才会有放电脉冲。
2、除颤监护仪的发展历程
手动除颤器1962年正式用于,半自动除颤器AED,80年代进入应用,已有便携式AED,自动识别室颤,自动充电。90年代ICD成功应用,依据ICD原理设计的全自动除颤器1999年获FDA认证并应用于。2000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批准进入中国市场。
单相波除颤,电流只在电极之间单向流动。双相波除颤,电流先单方向流动,然后逆转再流向另一方。对比单相波除颤仪使用的单相波技术而言,双相波因其峰值电流低,而有效电流持续时间长而表现了优越的除颤特性:除颤成功率高,心脏损伤小。大量科研显示,双相波对室颤和房颤的成功率都明显高于单相波。
三、除颤监护仪的日常维护
1、熟悉仪器的性能和特点
2、熟知操作面板上按键的功能,以飞利浦M4735A为例:面板上的按键具有所谓“软键”(Softkey,自定义功能键)功能,其当前功能在屏幕上的相应位置予以提示,在不同状态下按该键,可以完成不同的操作。
3、熟知仪器指示灯状态、文字提示、声音提示的含义,尤其是出现报警提示后的应对措施。如交流供电指示,机内蓄电池充电状态指示,机内蓄电池能量不足提示(Lowerbattery)等。
只有熟知除颤监护仪的特点和各项功能,才能在患者心脏出现异常时合理应用,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4、仪器主要功能的快速检查
在需要迅速判断仪器的主要功能是否正常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检查监护功能:可将导联选择在Paddles(桨形电极),用双手分别接触胸骨电极板和心尖电极板,如屏幕上显示出心电波形,说明监护功能基本正常。
检查除颤功能:一般可用肥皂作介质,观察放电火花。具体操作为:从机器上取下手柄,用一块肥皂夹在两电极板中间,然后进行“除颤充电”,充电完成后,同时按下放电按钮。此时,在夹持肥皂的电极板处,可以看到放电火花。火花的大小与选择的能量大小有关。放电时要注意人体不要触及电极板,也不能将两个电极板直接短路。上述方法不能代替严格的检测。但如果连上述检查都不能通过,则仪器必须进行修理。
四、除颤监护仪的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除颤监护仪所具有的功能比一般普通监护仪更多,所以在使用维护中所遇到的问题也相应增多,有的是设备本身软硬件引起,有的是认为操作不当造成。其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
1、低压电源(或电池)问题
除颤监护仪多数为交、直流两用,使用交流电源时,机内电路自动转换为AC/DC功能,并同时给电池充电。当无交流电源或外出急救时,可使用电池供电。电池容量不同,监护时间或除颤次数不同,一般用户手册均有明确说明。
现象:开机后主要功能无响应(例如:监视器黑屏,不能除颤,不能记录)。
判断和维修:上述现象多为低压电源问题。若使用电池还可以工作,一般是AC/DC电路问题。若可以使用交流电而使用电池不行,则可能是电池充电不足或失效。有的除颤监护仪只能使用电池,且这种电池具有容量指示器,操作者可很容易判断电池容量。低压电源本身问题,医护人员无法排除,只能由工程技术人员维修。
2、除颤单元问题
现象:监护功能、记录功能正常,但无法进行除颤,或充电-电击循环速度很慢。
判断和维修:这种现象一般不是人为操作引起,而是高压充放电电路故障或储能元件本身问题。若电击正常,只是充电速度慢,多为充电电路故障;若可充上电但不能施行电击,则放电回路有问题。储能元件(高压电容)损坏的机会很少见到。
3、监视器或记录器问题
现象:除颤监护仪常见的另一个问题是监视器只显示一条直线,无ECG显示。
判断和维修:这种情况原因较多,一是电极与人体接触不良或脱落;二是ECG门限设置不当;三是导联线有断点;四是监视器本身电路故障等等。如果既无ECG显示,又无法记录ECG波形,故障多出在信号运算电路之前或人为操作引起,或记录器本身也可能有故障;若无ECG显示但能记录ECG波形,则多为显示器电路故障,且是非人为操作故障,需由工程技术人员设法解决。
4、信号处理运算单元(母板)问题
现象: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功能紊乱,按键不起作用,参数无法设置和改变等现象。
判断和维修:这种情况多为控制单元(又称主板或母板)故障,且多为硬故障。对于医护人员来讲是束手无策的,有时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讲也无能为力。因为主板主要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贴片元件构成,一般无法维修,只能跟公司、厂家联系更换。
5、电磁干扰问题
现象:屏幕显示波形紊乱、字符抖动等。
判断和维修:除颤监护仪本身均已采取屏蔽措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高频设备、蜂窝电话、信息技术设备以及无线电/电视发射系统等有时还会对该设备的监护除颤功能造成影响。这时需要尽快判断干扰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