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
所属行业: | 仪器仪表 分析仪器 特殊分析仪器 |
包装说明: |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1.99 元/台 |
![]() ![]() ![]() |
全面准备就绪检查
全面测试并自动验证电缆电极连接是否正确,检查电极的类型,并检查重要的电路,进行放电测试
没有必要断开电极或手柄,或使用其它设备检查电击的传送。本系统会自动检测未连接或干掉的电极,并将设备监测结果打印出来或通过电子日志发送
系统状态指示器会随时监测除颤器的永备就绪状态,如果存在问题,显示屏幕会显示存在问题的原因
如果设备自动检测到错误,会自动生成报告或电子邮件,以提示有关人员
在换班轮转期间,用户还可以将急救单元的其他情况通过除颤监护仪记录下来,以提高急救总体质量
生命支持的实时心肺,复苏反馈 Real CPR HelpTM
一体的CPR按压感应器帮助医护人员控制适当的按压速率和深度
感应器整合在电极内,去除了额外步骤和电缆,方便使用
可配置的屏幕和声音提示,及时显示反馈
CPR效能指示直观显示按压速率及深度,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支持
“穿越滤波”See-Thru CPRTM技术让在按压期间观察心电活动,以减少CPR按压中断
使用ZOLL CodeNet软件,可以将所有CPR的实施数据以及全部复苏记录随时调出用于复核及质量控制
智能管理工具
全面的工具用于支持培训及操作
巧妙的提示为用户提供具体而不是无意义的警报
屏幕帮助能够使用户快速熟悉除颤器的操作
互动式的、自我安排的在线培训使医护人员能够进行全天候学习
R系列能够自动将急救数据上传到ZOLL CodeNet,使急救电子文档编制更加迅速、轻松
技术维护
SurePowerTM电池维护系统能够测试、校正和获取电池信息以优化电池寿命,降低成本
的日志系统能够记录所有信息、按键以及人机互动,以帮助技术人员区分使用操作问题和设备技术问题
当设备性能出现问题时,设备内置的标准无线网络(802.11)能够按设定向设备维护人员自动发送有关问题的电子邮件或文档
在设计R Series时,已考虑远程故障排除与配置管理、除颤器跟踪、时钟同步、以及集中测试记录等内容
美国ZOLL卓尔除颤监护仪M-Series:
的核心技术——低能量双相方波技术
双相方波除颤技术是美国ZOLL公司在1999年发明并注册的新一代除颤技术。
低能量——世界除颤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提高除颤有效率的基础上,逐步降低终止室颤所需的电击能量是除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低能量可以降低除颤的损伤程度,这也正是发展双相波除颤技术的原动力。
ZOLL在除颤技术上弥补了传统的一代双相波——截断指数波的缺点,研发出技术的二代双相波——低能量双相方波技术,优点在于:提高高阻抗室颤病人除颤成功率,提高难转复的房颤病人成功率,将患者的损伤减小到低。
标准功能
1.三导心电监护
2.手动/AED体外除颤
3.同步/非同步除颤模式
4./儿童一体化除颤板
5.按需式/非同步体外起搏模式
6.打印机
7.事件标记及综合报告
升级功能
1.血氧饱和度监护
Masimo SET被公认为脉搏血氧测量“金标准”技术,MASIMO血氧饱和度技术是原创的、好的脉搏血氧监测技术,在患者体动、低灌注、亮光环境以及电磁干扰条件下,仍然保证测量。
MASIMO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能在下述恶劣测量环境下,准确测定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值,在移动或震动情况下; 在低灌注、脉搏微弱状态;高亮度环境或太阳光直照下;在强电磁干扰环境。
2.无创血压监护
SUN-TECH无创血压测量技术:众所周知,SUN-TECH的运动无创血压测量技术是世界上所有运动心电分析系统的标准测量技术,M系列除颤起搏监护仪结合SUN-TECH的运动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应用于急救监护的环境,提高急救监护的准确性和抗干扰性能!
3.十二导心电监护
“GE 12SL”12导心电监护“金标准”技术。
4.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护
Novametrix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及呼吸监护功能,主流式测定模式,是确认和监测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的可靠方法,也可以用作胸外按压CPR有效性的生理指标,并用于检测是否恢复自主循环 (ROSC),或何时该停止复苏,通过监测 [PETCO2],来监测CPR质量和复苏进程。
美国卓尔ZOLL除颤仪AED PLUS
编辑
1、作好术前准备,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3] 。
2、病人平卧于木板床上,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
3、术前常规作心电图。完成心电记录后把导联线从心电图机上解除,以免电击损坏心电图机。
4、连接除颤器导线,接通电源,检查同步性能,选择R波较高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5、按要求麻醉。
6、按要求放置电极板。
7、选择电能剂量,充电。所有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
8、放电。
9、电击后即进行常规导联心电图,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和意识的监测,一般需持续ld。
10、室颤时,不作术前准备,不需麻醉,尽快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
注意事项
编辑
1.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1%1ml静脉推注,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2.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勿留缝隙,以免发生皮肤烧灼。
3.触电早期(3~10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100mg静注。
4.许多患者方面因素和操作因素将影响除颤的结局。患者方面的因素包括除颤前室颤和CRP的时间、心肌的功能状态、酸碱平衡、缺氧和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除颤成功率有时可经应用某些药物如而提高。操作因素包括时间、除颤电极位置、电能水平和经胸阻抗等。
a.时间影响:除颤成功重要的因素是时间,从室颤开始到除颤的时间越长,成功可能越小。及早开始恰当的CRP可以增加除颤成功的可能,可以延长除颤得以成功的时限,但CRP并不能终止室颤。
b.电极位置的影响:除颤成功的二个重要的因素是电极的位置,两个电极的安置应使心脏(首要是心室)位于电流的径路中。
c.电能:常规的单向波除颤电能为200J,若除颤未能成功,则二次除颤可用200-300J,而三次和以后的除颤,则宜用360J;双相指数截断波(BTE)用150-200J。假如在成功的除颤后再发生室颤,则可用前次使患者室颤转复的电能。的体重并非是影响除颤电能需要量的重要因素,儿童除颤时所需电能则比低。儿童心室颤动很少见,在儿童终末期心律失常中约少于10%。如为室颤,则建议初次除颤为2J/kg,如不成功,则以后的电击能量宜倍增。
d.经胸阻抗(TTI):TTI是除颤成功的四个重要因素。成功的除颤需有足够的电流通过胸部使处于危急状态的心肌除极。TTI以欧姆测定,表示电流通过身体的阻力,阻力越大,则电流越小,电击的能量和TTI决定确切到达心脏的电流量。虽能选择正确的电击能量,除颤技术也必须正确,以克服胸阻抗和释放的能量大限度地到达患者。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