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
所属行业: | 仪器仪表 分析仪器 特殊分析仪器 |
包装说明: |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1.99 元/台 |
![]() ![]() ![]() |
美敦力(迈柯唯)临时起搏器T10/T20
单腔临时起搏器PACE_T10
更简易的操作:触摸屏设计,功能切换较传统旋钮更简便迅速
电池易配,通用性强
接口简便易用
更简约的外观:全数字液晶界面,读数更清晰
整机无旋钮设计,清洗消毒更方便
体积小巧,重量更轻
更可靠的安全性:自动锁定防止误操作
故障报警提示,排障及时
内置200小时以上大容量备用电源,便于安全更换电池
人性化臂带与挂钩设计防止脱落
技术参数
技术规格:
模式:AOO,AAI,AAT,VOO,VVI,VVT,高频起搏,紧急起搏和OSO
基本起搏频率:40-180ppm
快速心房起搏频率:40-1000ppm 预设频率400ppm 爆发式或持续性起搏
电压:0.1-20V
紧急起搏模式:VOO/10V/80ppm
感知灵敏度:0.1-20mv
不应期:400ms for AXX模式 250ms for VXX模式
频率奔放保护:有,取决于心率设置
噪声检测:125ms 自动切换至AOO/VOO模式
接头:2个接头 适用接头直径范围:0.9-2.1mm
高度:142mm 宽度:82mm 厚度:37mm
重量:285g 电池型号:AA 电池寿命:〉200h
配置清单
1台PACE T10
2节型号为Duracell Mignon Alkali MN 1500 或Varta Mignon Al-kali LR6 AA 的电池
1个电池盒 2个固定装置(手臂用,三角架用) 1个密封套 1本用户手册
技术参数
技术规格:
模式:AOO,AAI,AAT,VOO,VVI,VVT,高频起搏,紧急起搏和OSO
基本起搏频率:40-180ppm
快速心房起搏频率:40-1000ppm 预设频率400ppm 爆发式或持续性起搏
电压:0.1-20V
紧急起搏模式:VOO/10V/80ppm
感知灵敏度:0.1-20mv
不应期:400ms for AXX模式 250ms for VXX模式
频率奔放保护:有,取决于心率设置
噪声检测:125ms 自动切换至AOO/VOO模式
接头:2个接头 适用接头直径范围:0.9-2.1mm
高度:142mm 宽度:82mm 厚度:37mm
重量:285g 电池型号:AA 电池寿命:〉200h
配置清单
1台PACE T10
2节型号为Duracell Mignon Alkali MN 1500 或Varta Mignon Al-kali LR6 AA 的电池
1个电池盒 2个固定装置(手臂用,三角架用) 1个密封套 1本用户手册
美敦力便携式临时起搏器
模式VVI,VOO,AAI,AOO基本起搏频率30ppm-180ppm,
连续可调快速心房起搏频率80ppm-380ppm
(每次调节幅度5ppm)
380ppm-540ppm
(每次调节幅度10ppm)
540ppm-800ppm
(每次调节幅度20ppm)输出幅度0.1mA-20mA,
连续可调脉冲宽度1.8ms感知灵敏度0.5mV-20mV,
连续可调;
ASYNC,无感知不应期250ms空白起搏125ms,感知75ms高度18.8cm(7.4in.)宽度6.1cm(2.4in.)厚度4.1cm(1.6in.)
9伏特碱性电池或锂电池
电池寿命碱性电池(300小时);
锂电池(650小时)
不同寻常的简便
易于操作
直观的操作界面易于使用
可逆的电池极性便于快速更换电池
可方便地放置于病人床旁或输液架上
扩展的缓解选择
增强的感知灵敏度范围(0.5mv至20mv)
可利用快速心房起搏功能来抑制心房扑动
安全可靠
安全告知范围提醒临床医生注意
新的、更安全的病人电缆系统更好地保障病人的安全
美敦力心脏临时起搏器5318
安置临时起搏器的定位结合满意的解剖和电信号的数据。不同的经静脉途径需要不同的技术,也许重要的区别在于进入右房的途径是在下腔静脉还是上腔静脉途径。操作过程需要有关的设备,消毒的环境,培训过的操作人员,高质量的放射设备。
1.临时经静脉心室起搏
导联进入右房后穿过三尖瓣,置于右心室室尖。用漂浮电极导联临时起搏,置入更容易、定位更理想。
2.临时经静脉心房起搏
临时心房起搏导联有一个预塑的J型曲线,使导联附着在右心房。这个必需从上腔静脉进入,定位需要侧面的X线屏幕辅助。
目前,大部分临时经静脉起搏电极有一个光滑的、国际标准化直径和外形,没有固定作用,这样容易撤除,但更容易掉线。较新的有很好固定作用的临时起搏导线是加一个螺旋装置,直径较小(3.5F)。用漂浮导管传送导联线容易固定,可保留到1~2周后撤除。
折叠心包起搏
这种起搏方式用于心脏手术过程中,它需要直接进入心肌的外表面。导线电极置于心包侧的心肌内。这些电极在不需要时能够轻巧拔除;它们的电活动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减退,常常在5~10天内失去起搏能力,尤其是用于心房起搏时。
折叠经皮起搏
1952年由Zoll首次报道,以后,得到进一步的改良。英国复苏学会将它作为心脏生命支持的一部分,操作者简单培训就能掌握,而且不需要搬动病人。已有临床研究报道Zoll型无创起搏器可有效维持心脏起搏达14小时,其成功率为78%~94%,尽管许多意识清醒病人需要镇静。在病人不能搬动或暂时没有有经验的经静脉起搏的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这种起搏方法给经静脉起搏提供了一个桥梁作用。放置经皮起搏电极通常置于前胸和后背,但如果不成功,可能需要体外除颤,如果电极处在心脏停搏状态,应考虑前、侧位。
折叠经食道起搏
经食道起搏或经胃-食道起搏已提倡用于急诊心室起搏,因为它在意识清醒病人有更好的耐受性,成功率大约在90%,用一个可弯曲的电极置于胃底部通过膈肌刺激心室起搏。经食道心房起搏,将电极置于食道的中、低部获得心房捕获,但这种方法很少在急诊室使用,因为电极稳定性难以达到,并对房室传导阻滞没有保护作用。
折叠编辑本段并发症
有关临时起搏的并发症可以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静脉穿刺损伤、心脏内导联的机械刺激作用、起搏器导联的电活动、血肿、感染或血栓形成、起搏失败。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在14~36%,其中大部分是穿孔的形成、由电极机械刺激或感染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静脉穿刺
除了静脉穿刺失败,气胸和血胸是锁骨下穿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没有经验的操作者,可以选择另一种穿刺途径;锁骨下静脉的解剖是很容易改变的,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避免气胸或穿入动脉。
心脏内导联的机械刺激作用
在许多病人,尤其是急性心梗后,在右室放置一个起搏导联会促进心室异位节律和偶发长时间的室性心律失常。这些常常在停止导联的操作后解除;偶尔,需要撤除或重置导联线。更多发生的是病人在放置起搏导联后立即会变得依赖起搏,使重置导联难以实现。起搏导联相对较硬和较细(一般为5~6F),通常不会穿孔或偶尔穿孔右室壁。这个常常通过起搏阈值的提高和偶尔的心包疼痛和心包摩擦发现。通常将导联退回心室和重置来解决问题。很少因为出血引起心包填塞而需要急诊处理。这种情况下,重置可用心进行评价。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