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
所属行业: | 仪器仪表 分析仪器 特殊分析仪器 |
包装说明: |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1.99 元/台 |
![]() ![]() ![]() |
美国ZOLL除颤仪AED PLUS
心肺复苏概述
注重心肺复苏质量
当患者因心脏骤停而昏厥时,其是否能存活取决于所施行心肺复苏的质量。并且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可以在施行心肺复苏时做得更好。2013 年心肺复苏质量共识声明 (2013 AHA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PR Quality) 呼吁医院内外的救护人员均应“大限度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并挽救更多的生命”1 美国心脏协会 (AHA)和欧洲复苏委员会指南均强调指出:心肺复苏质量对患者的存活至关重要。2
Hands-only CPR
绝大多数心脏骤停事件均发生在医院外,因此 AHA 和其他机构均通过举办活动来宣扬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的重要性—而且几乎每个人均可做到。改用 Hands-Only™ CPR 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在等候救护车到达期间即开始施行心肺复苏。但任何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员都会有压力。
已定义的高质量心肺复苏
高质量意味着以正确的深度和速率施行按压,确保胸部的回弹良好,并将按压中断降至低。 AHA 心肺复苏质量共识声明详细介绍了优化心肺复苏所需的组成要素:
小程度的按压中断(胸外按压分数>60%)
每分钟 100-120 次的按压速率
按压深度5-6公分
避免压靠胸部,否则会阻碍胸部回弹
避免过度通气(目标为每分钟 8–10 次人工呼吸)
不要猜测。实际测量。
美国卓尔ZOLL除颤仪AED PLUS
编辑
1、作好术前准备,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3] 。
2、病人平卧于木板床上,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
3、术前常规作心电图。完成心电记录后把导联线从心电图机上解除,以免电击损坏心电图机。
4、连接除颤器导线,接通电源,检查同步性能,选择R波较高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5、按要求麻醉。
6、按要求放置电极板。
7、选择电能剂量,充电。所有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
8、放电。
9、电击后即进行常规导联心电图,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和意识的监测,一般需持续ld。
10、室颤时,不作术前准备,不需麻醉,尽快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
注意事项
编辑
1.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1%肾上腺素1ml静脉推注,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2.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勿留缝隙,以免发生皮肤烧灼。
3.触电早期(3~10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利多卡因100mg静注。
4.许多患者方面因素和操作因素将影响除颤的结局。患者方面的因素包括除颤前室颤和CRP的时间、心肌的功能状态、酸碱平衡、缺氧和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除颤成功率有时可经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而提高。操作因素包括时间、除颤电极位置、电能水平和经胸阻抗等。
a.时间影响:除颤成功重要的因素是时间,从室颤开始到除颤的时间越长,成功可能越小。及早开始恰当的CRP可以增加除颤成功的可能,可以延长除颤得以成功的时限,但CRP并不能终止室颤。
b.电极位置的影响:除颤成功的二个重要的因素是电极的位置,两个电极的安置应使心脏(首要是心室)位于电流的径路中。
c.电能:常规的单向波除颤电能为成人首次200J,若首次除颤未能成功,则二次除颤可用200-300J,而三次和以后的除颤,则宜用360J;双相指数截断波(BTE)用150-200J。假如在成功的除颤后再发生室颤,则可用前次使患者室颤转复的电能。成人的体重并非是影响除颤电能需要量的重要因素,儿童除颤时所需电能则比成人低。儿童心室颤动很少见,在儿童终末期心律失常中约少于10%。如为室颤,则建议初次除颤为2J/kg,如不成功,则以后的电击能量宜倍增。
d.经胸阻抗(TTI):TTI是除颤成功的四个重要因素。成功的除颤需有足够的电流通过胸部使处于危急状态的心肌除极。TTI以欧姆测定,表示电流通过身体的阻力,阻力越大,则电流越小,电击的能量和TTI决定确切到达心脏的电流量。虽能选择正确的电击能量,除颤技术也必须正确,以克服胸阻抗和释放的能量大限度地到达患者。
美国卓尔除颤仪AED PLUS
电除颤
编辑
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室颤终止的方法。如果已开胸,可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电击,称胸内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适应症
编辑
室颤、室扑是主要的适应症。
电除颤仪
还有就是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无法同步直流电电复律,只能非同步电击(相当于除颤)。
适于转复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缓解无效者。转复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和扑动,可可以选择电除颤;转复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多先用药物或其他缓解,无效或伴有显著血流动力障碍时应用本法;性质未明或并发于预激综合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选用药物常有困难,宜用同步电复律缓解。电复律缓解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即时转复成功率在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几乎达到100%,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则分别为80%和90%左右。
禁忌症
编辑
慢性心房颤动,病程>1年。
慢性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内径>45mm,或者严重心功能不足。
合并洋地黄中毒或严重电解质紊乱(例如低血钾)。
活动期或者心肌炎急性期。
未能有效控制或纠正心房颤动的病因或诱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肺炎等)。
检查发现心房内血栓或血栓栓塞史。
电复律后,患者不能耐受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缓解。
既往二次电复律成功,并且服用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短期内心房颤动复发。
合并高度或性房室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已安装起搏器者除外)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不能接受抗凝缓解者。
选用理由
编辑
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① 室颤是引起心跳骤停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在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② 室颤有效的缓解是电除颤;③ 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④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因此,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关键的一环 [1] 。
选择
编辑
除颤器释放的能量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低能量,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s)包括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类除颤波形 。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单相波形电除颤:临床上首次即除颤能量选择为360J。
自动体外除颤
由于医院使用的除颤设备难以满足现场急救的要求,80年代后期出现的AED为早期除颤提供了有利条件,AED使复苏成功率提高了2~3倍,对可能发生室颤危险的危重病人实行AED的监测,有助于及早除颤复律。
自动体外除颤仪主要分为全自动和电击咨询系统除颤仪。后者指的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自动启动后,通过体表心电图模式能够自动识别心脏节律,从而向操作者发出是否实施除颤的指令。虽然许多电击咨询除颤仪可以不通过操作者直接启动内部电容器,但是如果操作者否定实施除颤电击的决定,自动体外除颤仪将无法启动,电击咨询除颤仪对于患者和操作者都是十分安全的,因为终是否进行除颤的决定权掌握在操作者手中,由操作者按下“SHOCK”按钮,即可行电除颤。而全自动体外除颤不需要按“SHOCK”按钮。AED只适用于无反应、无呼吸和无循环体征的患者。对于无循环体征的患者,无论是室上速、室速还是室颤都有除颤指征。
公众启动除颤
“公众启动除颤”(PAD)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即使是远离EMS急救系统的场所,也能在数分钟内对心脏停搏病人进行除颤。PAD要求受过训练的急救人员(包括警察、消防员等),在5分钟内使用就近预先准备的AED仪对心脏停搏病人实施电击除颤。实施PAD的初步实践表明,心脏停搏院前急救生存率明显提高(49%)。
效果评价
编辑
研究表明,电击后5秒钟心电图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室颤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颤后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一般为5秒钟,临床比较易于监测。1次电除颤后,在给予药物和其他生命支持措施前,监测心律5秒钟,可对除颤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监测电击后1分钟内的心律还可提供其他信息,如是否恢复规则的心律,包括室上性节律和室性自主节律,以及是否为再灌注心律等。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除颤指征”
如重新出现室颤,3次除颤后,病人的循环体征仍未恢复,复苏者应立即实施1分钟的CPR,若心律仍为室颤,则再行1组3次的电除颤(注:如1次除颤成功,不必再作2次),然后再行1分钟的CPR,并立即检查循环体征,直至仪器出现“无除颤指征”信息或实施生命支持(ACLS)。不要在1组3次除颤过程中检查循环情况,因为这会影响仪器的分析和电击,快速连续电击可部分降低胸部阻抗,提高除颤效果。
“无除颤指征”
无循环体征:AED仪提示“无除颤指征”信息,检查病人的循环体征,如循环未恢复,继续行CPR,3个“无除颤指征”信息提示成功除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行1~2分钟的CPR后,需再次行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时,停止CPR。
循环体征恢复:如果病人循环体征恢复,检查病人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即给予人工通气,10~12次/分;若有呼吸,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除颤器应仍连接在病人身体上,如再出现室颤,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再行电除颤。
卓尔zoll M-series 除颤监护仪 ZOLL在除颤技术上弥补了传统的一代双相波——截断指数波的缺点,研发出**技术的二代双相波——低能量双相方波技术,优点在于: 1、采用快速数控可变电阻技术,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个体化缓解,从而保证对不同病人采取适宜的缓解电流量。在除颤放电前瞬间测量病人的经胸阻抗、自动调整机内的数控可变电阻值,优点在于: ——病人经胸阻抗低时,机内数控可变电阻自动提升,以保证发出的电流不会过大造成病人心肌损伤,保证了缓解的安全性; ——病人经胸阻抗高时,机内数控可变电阻自动降低,以保证有足够量的电流到达心脏,保证了缓解的有效性; 卓尔zoll M-series 除颤监护仪
http://www.shjmmedi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