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
所属行业: | 仪器仪表 分析仪器 特殊分析仪器 |
包装说明: |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1.99 元/台 |
![]() ![]() ![]() |
AED市场有多大?
近年来关于心脏骤停猝死的事件报道屡见不鲜,患者中不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群,而令人唏嘘的是,这其中只有少部分人在他人的急救帮助下挽回了生命。上海曾经做过一项对12000名市民的调查显示,面临突发情况需要急救时:74%的人选择报警,18.4%的人选择大声呼救,96.3%的人寄希望于医生……
AED是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就是个摆设罢了
我国的AED普及量直到现在仍落后于欧美国家,大多数国民对于AED的认知程度依然处于一片空白。不知道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简称,在AED的协助下,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会成倍的提高。
且不说我国公共场所的AED配置量少,即便是在有AED的公共场所,很多人也不认识这是个啥?甚至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它……
AED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意识。
认识它又怎样?想救可是不敢救
一个突然心跳骤停的患者,每提前除颤一分钟其成活率就能增加7%-10%。面对中国每年过50万的猝死人数来说,AED配得上“救命神器”这个词。但是!即便如此,AED也不是能够救活每一位心脏骤停患者,那么,如果施救者没能够帮助患者挽回生命,那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以及其他不必要的麻烦都要负责吗?
关于这一点,问题还是在于国家对于“好心人法”一直迟迟没有完善到位。才会出现“想救但不敢救”的畏惧心里,才会让AED的普及步履艰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通过了相关法案,实行了“公众可获取的除颤仪”计划,在美国的公众场所安置AED,要求在十分钟内即可获得自动体外除颤器,并通过对普通民众等非专业人员的训练,在遇到有人心脏骤停患者的时候可以快进行现场除颤。
AED的普及离不开相关法律的支持,想要全民参与急救,就得先消除民众心里的顾虑。
我国AED配有量“供不应求”,市场有待开发
多年来,AED一直依赖进口,受迫于进口产品的高价格高,导致我国在AED的花费上成本高昂、普及上举步维艰。要加快AED的普及范围,打破进口产品高价格的垄断势在必行。
美国卓尔ZOLL除颤仪AED PLUS
一种急救设备,广泛用于医院、机场、学校(在国外70%的人都会操作AED,所以人群聚集的地方都会配备)等场合。
主要对象是心律不齐、房颤、室颤等短时即可致命的心脏类疾病
除去除颤的基本功能之外,更的还附加了许多心电、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人体生命循环方面的监测功能,称之为除颤监护仪。现在一般业内把带有除颤功能的设备统称为除颤监护仪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社会救援中碰到的问题和解答
随着公众除颤意识的加强,我们汇编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问答部分的内容,供公众救援组织及社会团体参考使用。
AED为什么很重要?
AED之所以能够提高心脏猝死患者的抢救成活率。是因为可以使心室颤动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使更多需要除颤的患者获得了有效的医疗急救。实验证明,一个突然心跳骤停的患者,每提前除颤一分钟其成活率就增加了7%-10%,从而更多地挽救了生命。
什么样的人可以使用AED?
大多数AED的设计是可以让非医务人员使用,如:警察、消防员、飞机上服务人员、保安以及其他被正规训练过去的基层急救人员。随着社区中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在急救中如何使用除颤,心脏猝死的患者成活率将大大提高。
为什么心脏病的患者需要AED?
当一次心脏病发作并变为心跳骤停时,心肌通常出现不协调的电活动,我们将其称为心脏颤动,而此时心脏不能有效的收缩和泵血。AED可使电流传入心脏,短时间内控制心肌收缩,终止所有的心电活动,这样就使心脏有了一次恢复有效心跳的机会。
AED是否一定会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命?
AED仅仅适用于室颤这种不规律心跳的患者。非室颤的患者对电击无反应,仍需要的是药物缓解和辅助呼吸。对于心跳骤停过几分钟,尤其是没有及时行心肺复苏CPR助患者,AED的抢救成功率大大降低。
AED 使用是否安全?
任何一个曾经被训练过的人使用AED时,都是安全的。研究表明AED具有90%的敏感性(即它可发现当时90%的需要除颤的患者)和99%的特异性 (即当不需要除颤时,它有99%的可能性建议不需电击)。因为AED的使用范围很广。所以在它释放能量前。科学家们给它设置了多重保险和报警程序、AED 只有在它发现患者为室颤心律时。才会发放电击。然而。AED的使用还具有潜在的危险,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对其安全性及正规操作进行培训的原因。
AED对儿童的使用是否安全?
AED不可应用于年龄小于8岁或体重小于55镑的儿童。
当使用AED电击在雨中或接授水洒源的患者时操作者是否会被电击?
当使用,AED电击在雨中或接近水源的患者时、操作者及旁观者很少会被电击。但是、在管救过程中,还是应尽量将患者移到干燥处,并脱掉湿衣服,擦干皮肤,这样就可使电极黏附于皮肤。并且,在营救者按下 “电击”键时,应确信操作者本人以及其他人没有与患者接触。
AED是否会出错?
AED几乎从未不会对没有室颤的患者施行电击,但是,它有对5%的十分明显的室颤患者的误诊率。在AED中,计算机经过复杂的程序分析,未确定是否需 要电击。当我们将电板与一个心跳骤停,没有呼吸和脉搏的患者相连时,AED在决定是否可正确使用电击时的准确率可达95-100%,在决定不使用电击时其 准确率可达98—100%。这种判断的准确性比急救要高的多。
为什么在放置好电极片、开始分析患者心律要停止CPR?
为了使AED分析更准确。必须保证患者静止。有时患者会出现濒死呼吸(一种当患者心跳停止后出现的呼吸)。此时AED会发现这种特殊的运动、并向操作者提示“注意患者运动”,这就使操作者可以认真的观察、评价这种运动是患者自发的还是周围的其它人的原因。
为什度基层急救人虽在急救中心的专业人员到来时仍需继续进行CPR?
在基层营救人员继续进行CPR时,可为急救中心的专业人员架起包括除颤器在内的各种设备提供时间,使专业人员可以很好的评价患者是否是心跳骤停。以及顺利的接替CPR有效的对患者施行急救。
为什么患者在被施行除颤时不能进行CPR? 为什么有时一次AED需电击多次?
在对患者施行CPR时、AED可自动的分析患者的心率,然而在决定是否向患者施行电击并向其发放电流时,患者必须保持静止。有时,一次电击并不能使患 者室颤的心律改变,这就需要多次电击。一般情况下,如果需要多次电击,我们总是以三次电击为一个单位,以次来增加患者的敏感性。
除利AED外,基层急救人员在发现突然心跳骤停的患者时还应作些什么?
通常,基层急救人员会打报警电话并取不定来AED仪器。他们可以安装简易面罩,对患者施行嘴对面罩的人工通气;可以对患者施行CPR;在有除额器的情 况下还可对患者除颤;此时、能够获得旁观者、患者朋友及家人的帮助、支持、并向他们询问一些有益的信息是十分有利的。在急救中心专业人员到来后、基层人员 就可以向其提供建议,同时帮助他们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当对心跳骤停患者施行AED后,急救人员还应该做什么?
首先,应有一个简要的规程规定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专业人员或基层人员该做些什么。其次,应从AED的资源管理系统中,搜集急救过程中关于语音提示、患 者心律、电击情况的记录。我们强烈建议无论是医院内广泛使用还是家用的AED都应具有心律和语音处理、记录系统。这样AED可记录、储存以下信 息:
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心律
患者对AED的反应,包括电击和非电击的对比以及电击前后心率的对比
自动记录病程变化时的时间
自动记录在发现患者心跳骤停时的语音提示和仪器运行情况
什么是AED使用的大众化?
AED使用的大众化是指在人口密集或心跳骤停发病率较高的地区,社区或家用处AED仪器的普及。
为什么购买AED后、通知当地急救中心很重要?
当地的急救中心必须知道本社区的AED在哪里。这样当发现突然心跳骤停时,就知道本社区是否有AED可供使用,并将及时的通知急救中心和AED急救人员。
美国卓尔ZOLL除颤仪AED PLUS
一种急救设备,广泛用于医院、机场、学校(在国外70%的人都会操作AED,所以人群聚集的地方都会配备)等场合。
主要对象是心律不齐、房颤、室颤等短时即可致命的心脏类疾病
除去除颤的基本功能之外,更的还附加了许多心电、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人体生命循环方面的监测功能,称之为除颤监护仪。现在一般业内把带有除颤功能的设备统称为除颤监护仪
双相波即两个不同相位的波,在除颤仪上指的是瞬间放电用于解除心肌纤维颤动的脉冲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形成两个方向的波形,一正一负为一次放电。早期除颤仪是单相波放电,放电时电流方向不发生改变。双向波除颤仪的除颤成功率相比单相波除颤仪更高,而使用的除颤能量却更小(除颤能量高低与心肌损害情况有关),因此现在双相波除颤仪越来越常见。
除颤器
锁定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心脏除颤器又称电复律机(图1),主要由除颤充/放电电路、心电信号放大/显示电路、控制电路、心电图记录器、电源以及除颤电极板等组成,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抢救设备之一。它用脉冲电流作用于心脏,实施电击缓解,消除心率失常,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它具有疗效高、作用快、操作简便以及与药物相比较为安全等优点。
1.工作原理
一般心脏除颤器多数采用RLC阻尼放电的方法,其充放电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电压变换器将直流低压变换成脉冲高压,经高压整流后向储能电容C充电,使电容获得一定的储能。除颤缓解时,控制高压继电器K动作,由储能电容C、电感L及人体(负荷)串联接通,使之构成RLC串联谐振。
图2:除颤器基本原理图
2.主要功能
2.1 除颤功能
仪器上有能量选择开关,医生根据病人的体重选择适当的放电能量。一般体内除颤所用能量不能大于50 J,体外除颤在200~300 J之间,大不过400 J。
2.2 心电监护
显示患者心率、心电波形。带有诊断功能的除颤器,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等心律异常能自动报警, 并自动记录数秒的异常心电波形。
2.3 充电电路
选好能量档位后,按下充电按钮,即对除颤器高压电容充电,达到预定值后,有声光指示。
2.4 放电电路
除颤电极左右手柄上各有一个放电按钮,除颤电极安放好后,压下放电按钮,储存在高压电容器上的能量通过高压继电器和电阻抗向患者释放高压电脉冲,终止纤颤。
2.5 同步除颤
使除颤脉冲与心电波形中的QRS波群同步,当R波出现时才能有放电脉冲出现。一般适用于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的缓解。
2.6 其它功能
充放电时间、连续除颤时间间隔、电池工作时间、安全报警、事件回顾、语音提示、打印机等。
3、除颤器的分类
3.1 按是否与R波同步来分
可分为非同步型和同步型除颤器两种。非同步型除颤器在除颤时与患者自身的R 波不同步, 可用于心室颤动或扑动。而同步型除颤器在除颤时与患者自身的R 波同步, 它利用人体心电信号R 波控制电流脉冲的发放, 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R 波下降支, 而不是易激期, 从而避免心室纤颤的发生, 主要用于除心室颤动和扑动以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 如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等。
3.2 按电极板放置的位置来分
包括体内除颤器和体外除颤器。体内除颤器是将电极放置在胸内直接接触心肌进行除颤, 早期体内除颤器结构简单, 主要用于开胸心脏手术时直接对心肌电击, 现代的体内除颤器是埋藏式的, 其结构和功能与早期除颤器大不相同, 它除了能够自动除颤外, 还能自动进行监护、判断心律失常、选择疗法进行缓解。体外除颤器是将电极放在胸壁处间接进行除颤, 目前临床使用的除颤器大都属于这一类型。
4、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4.1 除颤前的准备
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5肋间(心尖部)(图3)。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
4.2除颤的实际操作过程
(1)迅速熟悉、检查除颤仪,各部位按键、旋钮、电极板完好,电能充足。
(2)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位。
(3)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显示患者心律。
(4)用干布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
(5)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胸部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前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为室颤。
(6)选择除颤能量,首次除颤用200J;二次用200―300J;三次为360J。
(7)按压除颤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8)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9)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同时协调按压手控电极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10)放电结束不移开电极,观察电击除颤后心律,若仍为室颤,则选择二次除颤、三次除颤,重复4~10步骤。
4.3 除颤后的护理
(1)继续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面色、肢体情况及有无栓塞表现,随时做好记录。病情稳定后返回病房。术前抗凝缓解者。术后仍需给药,并做抗凝血监护。
(2)卧床休息1天~2天,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房颤复律后,继续服用药物维持,并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
(4)保健指导,向病人说明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防止复发。
4.4适应征
(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指证。
(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缓解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4.5禁忌症
(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5、性能评估
5.1 大储能值
这是指除颤电击前, 储能电容两端储存的大能量值, 单位用焦耳(J) 表示。经实验证明, 电击的安全剂量即大储能值以不大于400J为宜。
5.2 释放电能量
指除颤器实际向病人释放电能的多少。这个指标十分重要,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除颤实际剂量。能量储存多少并不等于就能给病人释放多少, 这是因为在释放电能时, 电容器的内阻、皮肤和电极接触电阻、电极接插件接触电阻等, 都要消耗电能,所以对不同的患者(相当于不同的释放负荷) , 同样的储存电能就有可能释放出不同的电能量, 因此, 释放电能量的大小必须以一定的负荷值为前提。通常以负荷50 8 作为患者的等效电阻值。
5.3 释放效率
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之比称为释放效率。不同的除颤器具有不同的释放效率。大多数除颤器的释放效率在50%~ 80%之间。
5.4 大储能时间
储能电容充电到大储能值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大储能时间。该参数要求越小越好, 因为储能时间越短, 抢救和缓解所需的准备时间也就越少。但因受电源内阻的限制, 该时间不可能无限制地减少。目前大多数除颤器大储能时间在(10~15)s 范围内。
5.5 大释放电压
这是指除颤器以大储能值向一定负荷释放能量时在负荷上的高电压值。为了确保安全, 防止患者除颤电击时承受过高的电压, 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 除颤器以大储能值向100 8 电阻负荷释放时, 在负荷上的高电压值不应过5000V。
6、除颤器的保养
除颤仪的维护保养与清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6.1 清洁记录仪打印头
如果打印ECG条带太浅或深浅不一,要将打印头用沾有酒精的棉球清洗,以去除上面残留的纸屑。
6.2 维护电池
除颤仪可用交流电,也可用电池供电,电池装入除颤仪后,应充电24小时以保证电池达到全容量,平时应将仪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逼供内在每次使用后充足电,否则,将降低电池容量与寿命。如果除颤仪在没有交流电源情况下存放过1个月,首先要将电池充电48小时,然后将其从仪器取出,置于凉爽、干燥的地方,但不宜于零摄氏度以下存放。每6个月对存放的电池充电至少24小时,以确保电池不会在存放期间放电。当仪器内电池取出时,就应立即在仪器上标明,此时需要交流电才能工作。
过长时间让电池得不到充电会造成电池性损坏。因此至少每6个月要检查1次电池容量,密封的铅-酸新电池少能提供2.5小时的监护时间,当不能5提供小的2.5小时监护时间,或电池不能提供10分钟的“电池电压低”警告时间时,需要换此电池。
6.3 清洁外表面
保持仪器外部无灰尘,地清除掉除颤电极上的异电胶,可用肥皂水、含氯漂白剂等非腐蚀性洗涤剂清洗外表部,清洗时不要让任何液体进入仪器内部,不可用强溶剂如丙酮或丙酮基复合物,显示屏容易碎裂,清洁时要非常小心。不要对监护导联和除颤电极进行蒸气消毒或气体熏蒸消毒。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聚慕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021-6881-2286,我们会在(尽快)时间处理。